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它的含義和內容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而不斷清晰和充實。最初,牛頓把質量說成是物質的數量,即物質多少的量度。質量(mass)是物體所具有的一種物理屬性,是物質的量的量度,它是一個正的標量。質量分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質既有慣性質量又有引力質量。這里所說的“物質”是自然界中的宏觀物體和電磁場、天體和星系、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等的總稱。
范文摘選
教學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重點把握較好。抓住了質量的單位和托盤天平的使用這兩個重點。
2、課前學生預習較充分。學生有了充足的自學時間和廣闊的學習空間。
3、學法指導到位。如:指導學生掌握調節(jié)橫梁平衡的技巧----指針偏左向右調,指針偏右向左調,
教學的不足之處主要有:
1、學生主體作用發(fā)揮不夠。不能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死氣沉沉。
2、學生動手操作時間不足。
3、教師對學生的指導缺乏耐心。
4、課堂練習量不足。
今后教學還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區(qū)分物質和物體這兩個概念、區(qū)分質量和重量這兩個概念。
2、要抓住本節(jié)的重點,質量、質量的單位、托盤天平的使用
3、要增設一些突破重、難點的練習題。
4、加強操作練習,讓學生通過實踐掌握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
6、要注意表達的規(guī)范。比如“左物右碼”的表達就是不規(guī)范,可以這樣記憶,但是不能寫成書面語。指出錯誤和改正不是一回事,在作業(yè)講評時要注意強調。為什么要看游碼左邊的數字,這個要給學生解釋清楚,因為在進行橫梁平衡調節(jié)時,是游碼的左側對著零刻度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