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今年搶了蘋果的風頭。當蘋果啞火時,谷歌突然宣布推出自己的筆記本Pixel,并再度炒熱代表該公司未來計算愿景的谷歌眼鏡。其無人駕駛汽車也不再是人們嘲諷的笑話,而成為令人信服的技術。谷歌此前一度被看成是一家想法不錯但動作笨拙的科技巨頭,但現(xiàn)在看起來是一家干練、專注的公司,已準備好在未來的科技領域取得成功。
相反,被認為是創(chuàng)新機器的蘋果,現(xiàn)在多數(shù)人眼中已成為一家老舊不堪、毫無新意、隨波逐流的公司。這一點就反映在兩家公司的股價上:從年初至今,蘋果股價已經下跌了15%,與此同時谷歌則上漲了13%。谷歌的股票成為了更好的投資選擇,因為其搜索業(yè)務成功抵抗了幾次危險其市場地位的致命攻擊:
・Facebook并沒有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有威脅。
・移動設備并非人們恐懼的那樣,況且谷歌擁有安卓平臺,并占有90%的移動搜索市場。
・拉里佩奇(Larry Page)并沒有什么瘋狂的舉動。就算有過——請見摩托羅拉的例子——風險也始終在掌控之中。
・美國政府在監(jiān)管方面已經給谷歌開了綠燈。
・微軟Bing沒做什么能夠威脅谷歌搜索業(yè)務的事情。
從更宏觀的層面上講,谷歌已成功將自己定位成一家必將在科技下一波浪潮中大顯身手的公司。從安卓系統(tǒng),到無人駕駛汽車、谷歌眼鏡,全世界都相信,谷歌統(tǒng)治市場的形勢十分有利。
保密 vs 公開
谷歌今年能搶過蘋果風頭一個很大原因是,兩家科技公司所采用的發(fā)展策略不同。蘋果是非常封閉的,在發(fā)布一款產品前,市場是不會見到這款產品的。而另一方面,谷歌卻不擔心告訴整個世界他們正在開發(fā)什么產品。這也是我們現(xiàn)在能夠獲得有關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和谷歌眼鏡更多詳情的原因。
兩個產品都還沒有制造出大部分消費者可以購買的現(xiàn)實成品,但谷歌覺得無所謂。谷歌希望人們能夠看到他們目前正在開發(fā)的產品,變得興奮起來。就我們所知道的來說,蘋果也有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也有可能正在測試蘋果眼鏡。可能蘋果覺得這些產品還有缺陷,或者當這款產品可以拿到市場中出售時,蘋果才會準備宣傳蘋果眼鏡。
蘋果不再公開場合談論他們目前正在開發(fā)的產品,這一點讓我們覺得蘋果現(xiàn)在仿佛是有點生氣了。畢竟,谷歌鼓吹的產品很大程度上依舊是理論假設。如果不是理論假設的產品,那么就是就是抄襲蘋果已經推出的產品。比如,The Pixel筆記本僅僅就是一個顯示屏更漂亮的的MacBook,搭載的操作系統(tǒng)更糟糕而已。即使是谷歌所做的宣傳視頻,看上去也是抄襲了蘋果產品的宣傳視頻。
無人駕駛汽車有自身優(yōu)點,但是目前還不清楚這個世界是否真的準備好了。美國人喜歡自己開車,想要讓無人駕駛汽車走進他們的生活,可能還需幾年的時間。
谷歌在眼鏡工程上下了功夫。一些人已經親身體驗過這款產品,但對于谷歌的大多數(shù)員工來或者挑選出的開發(fā)者來說,他們還沒有使用谷歌眼鏡的切身體驗。谷歌表示,他們將會在今年發(fā)布谷歌眼鏡,但是目前的零售價為1500美元。鑒于人們現(xiàn)在還需要智能手機來工作,因此這一價格顯得很貴。
潛力
在蘋果看來,并不是所有谷歌這些發(fā)明都會賺錢。蘋果股價下滑,因為投資者認為其利潤率已經封頂,目前正在下滑。但是,蘋果每個季度的利潤卻幾乎跟谷歌的營收持平。
但這一點正是蘋果遇到的難題。蘋果不會再擁有像iPhone這樣賺錢的產品。iPad的贏利能力也不如從前。無論下一款產品是什么,蘋果發(fā)布TV也好智能手表也好,都不會達到iPhone和iPad一樣的銷量和利潤水平。
對于谷歌來說,市場十分開闊。唯一真正賺到錢的就是搜索,現(xiàn)在有機會從這些新發(fā)明中賺更多的錢。這樣看來,谷歌的利潤潛力并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
酷 vs 更酷
事實上,這也是谷歌蓋過蘋果風頭的原因。谷歌正在向用戶推廣一個夢想,一個技術世界“夢”。在這個夢中,當機器人開車帶你去雜貨店時,信息可以通過神奇的眼鏡傳輸。蘋果現(xiàn)在沒有推廣任何東西,除了已經推出三年的iPad和面世六年的iPhone。盡管這些產品很偉大,但人們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
蘋果的DNA里面沒有在公眾注視下去創(chuàng)新并推銷一個“夢想”這種事。蘋果買的是“現(xiàn)實”。曾幾何時,那個執(zhí)掌蘋果的家伙用現(xiàn)實扭曲立場讓蘋果產品更酷,而現(xiàn)在蘋果的CEO并沒有這種魔力。
因此,現(xiàn)在看來,谷歌要比蘋果更酷。但并不意味著這種局面會一直持續(xù)下去——蘋果在今年也有可能會有一些動作出來——不過目前看情況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