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述的是戰(zhàn)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shè)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屢次對人說:“以后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后來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之后兩人合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范文摘選
我讀了一個故事《將相和》,文中講述了在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家藺相如。藺相如在秦王面前靠自己的智慧,既拿回了屬于自己的和氏璧又換取了趙國的尊嚴。因此趙王封他為上卿,可是廉頗不服氣。他想給藺相如一個下馬威,讓他下不來臺。藺相如為了趙國的尊嚴,他避著廉頗。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僅為藺相如的寬容大量讓我不盡想起另外一個故事:韓琦是北宋的大臣。有人贈送給他一個罕見,名貴的玉盞。在一次宴會上,應(yīng)眾賓的所求,韓琦獎它取出,正在眾人欣賞陳贊時,一名前來報事的家奴;因走得太慌張,不小心將送來的玉盞砸碎了,嚇得他頓時臉色蒼白跪在地上求饒。不料,韓琦的神色如平時一樣安詳。他笑著對眾人說:“凡是物品,總有損壞的時候!闭f罷,他又不是有利將玉盞碰碎的。眾人為韓琦的寬容大量而贊嘆不已。偉大的作家莎士比亞曾說過;“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飄灑大地,恩賜于寬容的人們。”如果學(xué)會寬容,那么我們的世界上將變得更加廣闊;如果拋棄計較,那么人生才能永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