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 After Effects cs6 mac版v1.0中文版中文 / 1.21G
Adobe InDesign cs6 mac1.0 官方中文版中文 / 10.55G
Photoshop 7 for Mac專用中文經典版中文 / 221.9M
蘋果ps調色濾鏡(Nik Color Efex pro)v4.005中文 / 86.1M
Mac矢量繪圖軟件(Sketch mac)v3.3.2 中文版中文 / 22.2M
Adobe Photoshop 2023 MAC版v 24.7.0.2223 中文 / 4.40G
馬克鰻mac版v2.7.10 官方最新版中文 / 1.6M
Photoshop cs5 mac版1.0 官方最新版中文 / 979.6M
Drama是一款專業(yè)的交互原型設計工具,這款軟件便捷三合一功能將設計,動畫和原型設計獨特地集成到一個熟悉的工具中。不再需要在應用程序之間切換或學習新東西。
Drama只涉及了一般的元素功能。其實如果不制作復雜的頁面效果時,是完全夠用的。但如果想要達到無需其他App來輔助制作的話,還需要不斷地去更新迭代功能。但僅僅是這樣的話,Drama就沒資格站出來了。事實上,Drama在交互原型制作方面,不僅綜合了Principle和InVision Studio等工具的優(yōu)點,還有著自己獨特而吸引人的地方。
Principle火熱的原因在于其Driver和Animation功能投入市場時間早,可導入Sketch文件,既實用效果又好。之后又更新了iOS 端直接讀取動效文件,一些設計師就開始嘴叼攝像機錄屏開始忽悠新人——這都是后話了。就像Ps的特色為圖層驅動,MagicaVoxel為顏色驅動(至少我這么理解)一樣,理解了其背后邏輯的思路便可以更好地上手軟件,提高上限。你可以看到Drama里也是綜合了Driver和Animation,只不過Drama的Animation可以單頁里去執(zhí)行,并不依賴于多頁面間的過渡,其做法和Ae一樣取元素信息做關鍵幀:
就使用體驗上而言其實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比如Drama是自動做出一段時間后的關鍵幀節(jié)點的,而不是像Ae一樣手動在某個時間定位關鍵幀,沒有可控感。以及時間軸(/ Driver軸)的放大縮小單位里程等還有些難用。但這些不妨礙Drama的獨立動畫功能讓交互整體更自由,比如可以搭配Automatic事件去完成一系列連續(xù)動畫(類似AdobeXD團隊曾做過的這個案例),或者像是css animation一樣做載入后的動畫。官網也有動畫相關的演示,做的是一個倒計時效果:
至于最常見的畫板(注:Drama里叫Scene,后面為了方便依然稱之為畫板)之間切換動畫,這個動效思路從一開始便沿用到了至今。Ae的單畫板工作流對多頁面(/畫板)的UI很不友好,像是Hype、Principle等一眾都開始簡化關鍵幀模型,變?yōu)樽詣拥脑貙φ张c制作關鍵幀。Framer(/ Framer X)和Origami比較特殊,前者總是找不準自己的定位;后者是另外一個世界,讓人感覺不愧是工程師思維所主導公司的產品。Hype3之后我就沒用過了不多說,聽說他們挺專注于HTML5的。Principle和InVision Studio 一開始都采用了比較迷的元素識別方式,后來Principle不知哪個版本開始使用順應直覺的「圖層命名」來識別跨畫板的同一元素,這一點上Drama一開始就在官網明確說明了。InVision Studio到現在依然不支持,這導致一旦我在后續(xù)畫板丟失了什么元素想要回頭補齊時,InVision Studio直接無視了。但InVision Studio明顯在UI繪制層面上更優(yōu)于Principle,或者說Principle幾乎沒什么元素選擇器,大部分資源需要依靠Sketch或Figma來導入(而且圖層效果支持并不全),涉及到臨時編輯的話更是需要返工非常麻煩。而后Adobe XD開始對InVision Studio補刀,除了組件動畫和支持圖層命名識別外,其「自動制作動畫」甚至連矢量圖形的錨點也能追蹤,加上其「原特色」功能重復網格(雖然早已不是特色),可以說是Windows設計用戶除Figma外(?)的首選設計工具了。
特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