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軟件園多重安全檢測下載網站、值得信賴的軟件下載站!
軟件
軟件
文章
搜索

首頁業(yè)內動態(tài) 硬件資訊 → 電腦硬盤分區(qū)為何從C盤開始A和B盤呢

電腦硬盤分區(qū)為何從C盤開始A和B盤呢

前往專題相關軟件相關文章發(fā)表評論 來源:西西整理時間:2014/5/11 11:16:40字體大小:A-A+

作者:西西點擊:31次評論:0次標簽: 硬盤

  • 類型:磁盤工具大小:18.8M語言:中文 評分:5.2
  • 標簽:
立即下載

有時候在想,電腦為什么只有C盤是系統盤,為何沒有AB盤,這是為什么呢?看完以下文章應該有所了解吧!

在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IBM PC是高端的象征,硬盤價格阻礙了微型電腦的普及。其它廠商因此推出了不帶硬盤的兼容機,因其價格低廉而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電腦沒有系統就無法發(fā)揮作用,在那個年代,DOS系統盛行,尤其以微軟成立初期收購的86-DOS以及此后大紅的MS-DOS為最。它們早年間就開始給外部插入的驅動器分配盤符,那時候默認的第一個盤符其實就是A盤,對應的是當年主要的存儲設備軟盤。

早期的軟盤尺吋有8吋之大,不利于微型計算機的設計和普及,在MS-DOS紅火的年代,真正為微型計算機所接受的是5.25吋軟盤。

按照摩爾定律指引的方向發(fā)展,5.25吋軟盤的技術不斷成熟,同時價格不斷下降,而另一方面系統對驅動器存儲空間的要求越來越大,因此微型電腦配備雙驅動器的做法也開始普及。

因此,A盤和B盤都留給了軟盤驅動器,并且都是5.25吋盤。

5.25吋和3吋軟盤是這樣子的:


1982 年,微軟盤業(yè)委員會(MIC)統一了3.5吋盤行業(yè)標準,3吋盤開始成為主流配置。3.5吋盤的優(yōu)勢在于容量是5.25吋盤的數倍,體積卻更小。隨著3.5吋盤的出現,雙軟驅的分布也逐漸變成了5.25吋+3.5吋。

摩爾定律同樣也在硬盤領域生效,隨著硬盤技術的發(fā)展和價格的下降,硬盤逐漸成為微型電腦主要的存儲介質。

前兩個盤符已經被軟盤驅動器所占用,所以從MS-DOS 5.0開始,系統強制將主硬盤主分區(qū)命名為C盤,Window誕生后也沿用了這一慣例,此后無論是新增的硬盤分區(qū)還是光盤、U盤、SD卡和移動硬盤等新的驅動器都只能順延使用D盤之后的盤符。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光盤驅動器、U盤等閃存介質驅動器的發(fā)展,軟盤逐漸被取代。

2007年2月,歐洲最大電腦零售連鎖店PCWorld宣布停止銷售軟盤以及軟盤驅動器。

2010年4月,曾于1981年率先推出3.5吋軟盤,擁有該市場70%份額的日本索尼公司宣布2011年3月徹底停產3.5吋軟盤。

但盡管如此,當年確立的盤符命名規(guī)則卻從此確定下來,在A盤和B盤成為歷史名詞的同時,C盤已然是Windows電腦中默認的第一硬盤分區(qū)。

 

    相關評論

    閱讀本文后您有什么感想? 已有人給出評價!

    • 8 喜歡喜歡
    • 3 頂
    • 1 難過難過
    • 5 囧
    • 3 圍觀圍觀
    • 2 無聊無聊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0)

    昵稱:
    表情: 高興 可 汗 我不要 害羞 好 下下下 送花 屎 親親
    字數: 0/500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