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來“雙11”網購大戰(zhàn),北京警方發(fā)布網購防范提示全攻略。近期,網絡購物電信詐騙案件發(fā)案呈下降趨勢,11月1日至5日,此類案件同比下降36.26%。
從作案手段分析,除了傳統(tǒng)的以低價吸引消費者隨后虛假發(fā)貨,以假冒購物網站鏈接魚目混珠,假冒購物網站客服幫助“退款”三類傳統(tǒng)詐騙手段外,最近又新增了一類詐騙方式,那就是以銀行名義發(fā)送手機短信,要求客戶進行電子口令卡升級,從而盜取受害人銀行賬號和網銀密碼,轉走賬戶資金。犯罪分子冒用銀行名義群發(fā)短信,誘使網銀客戶登錄釣魚網站進行口令卡升級操作,得到密碼后,在極短時間內將受害人賬戶內資金全部轉移。這些釣魚網站與真正的銀行網站極為相似,幾可亂真,網站域名多為帶有相關銀行簡寫或電話的混合域名,具有極強的欺騙性,稍有不慎便會上當受騙,給市民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北京警方在此提醒廣大網民,在網絡“大血拼”時,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購物網站,并且注意店鋪信譽,要關注其他消費者對網點商鋪的口碑及品牌信譽的評定,參考其他消費者的購物點評;同時,要提防虛假宣傳,不要被某些“超低價”商品所迷惑,當商品價格遠遠低于其實際價值時,背后往往是陷阱;不要輕信不明來電,不接受來路不明客服人員提出的任何充值、轉賬要求;不要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消費賬戶及密碼、交易驗證碼等,盡量不要在公用電腦上進行購物、支付等操作。
今天是“雙十一”網購高峰日,而此后一直到明年2月,都將是網購集中時段。北京市工商局、北京電子商務協(xié)會昨天對電商提出要求,“網購盛宴電商服務不能打折”,虛設折扣商品、隱瞞重要事實等都將嚴查。而對消費者的投訴,電商在工作時間內的響應不應超過2小時。
網購投訴2小時內響應
針對網購高峰,北京電子商務協(xié)會在市工商局指導下,召集京東商城、蘇寧易購、金象網、凡客誠品等13家知名網絡零售企業(yè),對外做出8項承諾,包括提供“三包”,制定客戶服務應急處理方案,嚴防群體性及惡性投訴事件發(fā)生。
其中特別提到,網站商品將確保信息真實性、價格準確性、營銷活動時效性,不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不做虛假促銷,不銷售與頁面公布的圖片信息不符的商品。
同時,對消費者提出的咨詢,將在工作時間4小時內作出回復;企業(yè)客服郵箱7×24小時、人工客服及即時通訊在線客服至少7×8小時接受消費者投訴;企業(yè)工作時間的客戶投訴響應時間不超過2小時、非工作時間的投訴響應時間不超過12小時。
網店禁規(guī)定“概不退換”
國家工商總局市場司此前指出,過去一些電商在集中促銷期間出現(xiàn)過突出問題,包括把銷售的商品先漲價后降價或無貨供應;用虛假的優(yōu)惠蒙騙人;不能兌現(xiàn)按時送貨承諾;借機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
北京市工商局負責人昨天為此表示,將重點對集中促銷期間發(fā)布的廣告和銷售信息進行監(jiān)測。一些電商通過虛設折扣商品、發(fā)布虛假信息或隱瞞重要事實,誘使消費者購買,這一類違法經營行為將受到嚴查。同時,網店應標示商品促銷價和庫存數(shù)量,頁面不得出現(xiàn)“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等霸王條款,以及使用“百分之百”等絕對性用語。
工商部門提醒網購者,網購前,要注意查看商品信息;下單前應與商家溝通聯(lián)系;貨比三家,避免沖動購物。購買商品后,可通過查看物流信息掌握商品運送情況。收到商品時,應在第一時間查看商品是否與賣家發(fā)布的商品信息一致,有無人為的損壞問題。
■ “雙十一”賣家挖過的“坑”
“雙十一”已經從最初的“光棍節(jié)”變成全民狂歡的“電商節(jié)”,但是,近年來“雙十一”中暗藏不少“陷阱”。
1 打折之前暗中抬價
研究生小臧心儀某品牌的相機已久,幾天前,她在某大型購物網站上看到該款相機標價5099元,第二天早上再看就漲到了5999元。
此外,大量上新品是商家的促銷手法之一。新品的折扣往往很低,有的只需三四折,但定價高,算下來并不便宜——商家為了讓夠“低”的折扣吸引眼球,暗中抬高商品原價。
2 人氣賺夠“特價”缺貨
不少買家反映,一些店鋪里“特價商品”經常付款后不發(fā)貨,賣家給的解釋是“缺貨”!跋虢o爸爸買一個剃須刀,搜到了一個價格最低的店鋪,為了不浪費郵費,我還買了些別的東西。等了好幾天,卻發(fā)現(xiàn)到手的東西中沒有剃須刀,賣家的解釋是缺貨,還主動將剃須刀的錢退給了我!笔忻褚ρ┱f,剃須刀沒買到,買了一堆別的東西,但又不想自己花郵費退回去,只好認了。
3 代購小票商家自己打印
低價商品中,不乏品質存疑的假貨。淘寶網上某店主稱,代購商品如果是正品,大都是內部員工或者職業(yè)代購人從非官方渠道拿貨,基本不可能有商場購物小票,“都是自己打印的”。記者在淘寶網搜索小票據打印機,竟有數(shù)千結果。在某小票據打印機銷售頁面,標價僅100多元一臺,店家還免費提供阿迪達斯、耐克、銀聯(lián)卡等各式各樣的小票模板,11月已售出600多臺。
4 商品低價運費“坑人”
有不少消費者稱,促銷商品很低價,運費卻是“天價”。
“買了一套沙發(fā),價格挺便宜,郵費當時付了200元。沒過幾天,物流卻打電話來讓我去郊區(qū)一個地點自提,否則送貨上門要加價300元。我咬咬牙只好多花300元!焙闻扛嬖V記者,大件物品的物流費用并不高,但快遞費用卻不便宜,商家模糊了二者的界限,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運費變?yōu)榱硪粋“盈利空間”。
作為電商大戰(zhàn)的產物,“雙十一”已成為“人工造節(jié)”最轟動的產物,其后遺癥卻也年年被詬病。從網購平臺的癱瘓,到商品質量的參差,再到物流環(huán)節(jié)的阻滯,繁忙之下,亂象叢生。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近年來“雙十一”之中暗藏不少“陷阱”,消費者應擦亮眼睛以防遭遇被“坑”。
陷阱
陷阱一:
打折之前,暗中抬價
先漲價再降價,這一實體店慣用的促銷伎倆在今年“雙十一”電商大戰(zhàn)前夕已見端倪。
研究生小臧心儀某品牌的單反相機已久,一直在電商網站上觀望價格。她告訴記者,幾天前,她在某大型電器購物網站上看到該款相機標價5099,“第二天早上再看,就漲到了5999,這是在為‘雙十一’打折做預熱么?”小臧在微信朋友圈寫道。
資深網購族廖小姐對被電商炒得火熱的“雙十一”興趣不大:“不少所謂‘優(yōu)惠’是把價格抬高之后再折扣,算下來其實與之前差不多。而且這不是個案,有些商品‘雙十一’前后只差幾塊錢而已。”
趁著“雙十一”到來,大量上新品也是商家的促銷手法之一。記者發(fā)現(xiàn),新品的折扣往往很低,有的只需三四折,但算下來卻并不便宜——商家為了讓夠“低”的折扣吸引眼球,暗中抬高商品原價。
“款式差不多的兩件羽絨服,舊款的原價只要1200多,平日里5折銷售。但新品的價格設置在1600,就算打4折,價格也并不便宜。你以為你賺了,其實賣家才是贏家。”廖小姐說。
陷阱二:
人氣賺夠,“特價”缺貨
以某樣“特價商品”吸引客戶進店消費,從而帶動別的商品銷售,這種促銷手法也不鮮見。然而,不少買家卻反映,一些店鋪里“特價商品”經常付款后不發(fā)貨,賣家給的解釋是“缺貨”“售罄”或者“備貨不足”。
“想給爸爸買一個剃須刀,搜到了一個價格最低的店鋪,毫不猶豫地拍下了。為了不浪費郵費,我順便還買了些別的東西。等了好幾天,卻發(fā)現(xiàn)到手的東西中沒有剃須刀,賣家的解釋是缺貨,還主動將剃須刀的錢退給了我。”長沙市民姚雪說,剃須刀沒買到,買了一堆別的東西,但又不想自己花郵費退回去,只好認了。
陷阱三:
假貨水貨,魚目混珠
低價商品中,也不乏品質存疑的假貨、水貨魚目混珠。去年“雙十一”,就有不少網購了“花王”紙尿褲的家長們通過微博等多種渠道控訴維權,反映孩子用了網購的“花王”紙尿褲,出現(xiàn)紅屁股、水狀皰疹潰爛的癥狀。
以次充好的現(xiàn)象更容易發(fā)生在“山寨”流行的電子數(shù)碼產品領域,長沙某高校大學生王予明告訴記者,他“雙十一”網購的某知名品牌無線鼠標,用了半年后無線接收器丟了,想在當?shù)卣沂酆笈,卻被告知是仿品。“這樣的商品賣家‘雙十一’這天賣了數(shù)千件,恐怕大多消費者都被蒙在鼓里!蓖跤杳髡f。
陷阱四:
商品低價,運費“坑人”
“價格戰(zhàn)”之余,消費者往往不太在意的網購運費其實也暗藏著“貓膩”。有不少消費者爆料稱,促銷商品很低價,運費卻是“天價”。
“買了一套沙發(fā),價格挺便宜,郵費當時付了200元。沒過幾天,物流卻打電話來讓我去郊區(qū)一個地點自提,否則送貨上門要加價300元。我一個人怎么可能搬得動沙發(fā)?咬咬牙只好多花300元!遍L沙的何女士告訴記者,大件物品的物流費用并不高,但快遞費用卻不便宜,商家模糊了二者的界限,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運費變?yōu)榱硪粋“盈利空間”。
陷阱五:
“雙十一”最低,只是傳說
“都說‘雙十一’全年最低價,可事實卻不是如此。”網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去年的“雙十一”,天貓一家服裝店聲稱“不定時漲價”“越早買越便宜”,她做足功課,甚至為了搶到低價,11日凌晨特意起床“秒殺”,終于以“年度最低價”購買了上千元冬裝。
“雙十一”過后幾日,賣家果然恢復了原價,劉女士很得意。卻不想,沒過幾天,賣家將價格調到了更低。更讓人惱火的是,不久之后的“雙十二”、圣誕節(jié)、元旦,價格又一再突破“新低”,劉女士徹底覺得自己上了當:“‘雙十一’最低,只是個傳說。”
提醒
秒殺成了“空歡喜”
“雙十一熬夜不睡覺去搶購,下單后卻無法支付,顯示系統(tǒng)繁忙正在排隊,等了半個小時,支付頁面終于恢復正常,但因超時訂單又被取消了。只能重新下單,結果又排起長隊。一直等到凌晨2點都沒有買到!碧詫氋I家黃女士說,去年“雙十一”,因為付款不順,她“空歡喜”了好幾回。
淘寶內部人士介紹,2012年“雙十一”第一分鐘,全國有超過千萬買家涌入天貓。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發(fā)布的《“雙十一”網購大促銷用戶體驗數(shù)據快報》中提到,參與“雙十一”網購大促銷活動的用戶中,約45%的受訪用戶表示在“雙十一”當天購物不順暢,網頁瀏覽、充值、支付等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
不少受訪消費者表示,系統(tǒng)運行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雙十一”購物體驗。那么,業(yè)界預測銷售量將再創(chuàng)新高的今年“雙十一”,是否能解決好上述問題呢?
對此,阿里集團技術部副總裁劉振飛告訴記者,今年為“雙十一”準備的網站承載量級是去年的一倍多,可以支撐全國數(shù)億網民同一時刻涌入天貓,不發(fā)生遲滯情況,“天貓、淘寶等手機無線客服端的承載能力,今年更是增加到去年的25倍。”
“專柜驗貨”不靠譜
往年“雙十一”,網絡專柜代購店都是大熱門。消費者在商場看好了貨號,以更加低廉的價格,在代購店買下商品。然而,關于假貨、高仿貨的質疑,始終不絕于耳。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專柜代購”關鍵詞,得到400多萬個搜索結果。大多數(shù)代購店均打出“支持專柜驗貨”“提供購物小票”的招牌,以證明自己代購商品的真實性。
專柜驗貨可行嗎?以日本護膚品牌芙麗芳絲代購為例,在淘寶網搜索該品牌代購,有數(shù)千結果,不少賣家參與“雙十一”,折扣低到令人咋舌,商品標題中還加入了“支持驗貨”字樣。
記者來到芙麗芳絲品牌位于長沙某賣場的專柜。專柜銷售人員小鄧說,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專柜并沒有“驗貨”的義務,也并未與任何網店達成驗貨協(xié)議。
記者隨后來到多個海外代購的品牌專柜,銷售人員都告訴記者,只對從本專柜售出的商品負責,大部分專柜沒有驗貨設備,也沒有對網絡購物商品驗貨的義務。有關驗貨的事宜,大多數(shù)品牌都由總公司的相關部門負責。
淘寶網上某代購fed鞋子的店主告訴記者,代購商品如果是正品,大都是內部員工或者職業(yè)代購人從非官方渠道拿貨,基本不可能有商場購物小票,“都是自己打印的”。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小票據打印機,竟有數(shù)千結果。在某小票據打印機銷售頁面,標價僅100多元一臺,店家還免費提供阿迪達斯、耐克、銀聯(lián)卡等各式各樣的小票模板,11月已售出600多臺。
動態(tài)
線上線下各顯神通
網店:等額紅包補償超售
去年“雙十一”過后,大量關于超售的消息被爆出,涉及阿迪達斯、GAP等知名品牌,消費者體驗非常不好。面對大量訂單,商家是否可以消化,已經成為“雙十一”面臨的巨大難題。身為網購一族的孫女士對此深有體會:“去年總共下了十幾單,期望值最高的是一件外套,然而‘雙十一’過去半個多月也沒有發(fā)貨,最后賣家通知這款商品超售!庇浾甙l(fā)現(xiàn),今年不少賣家已經提前制定了超售方案。在優(yōu)衣庫天貓旗艦店首頁的顯著位置,掛著“關于‘雙11超賣’預案的公告”,公告中稱,如若“雙11”活動出現(xiàn)超賣,承諾對受到超賣訂單影響的客戶在進行相關商品退款的同時,按超賣退款金額發(fā)放同等額度的優(yōu)衣庫官方網店紅包。
實體店:何必等到“雙十一”
盡管朝陽大悅城率先對“抄號族”敞開懷抱,允許商戶公開貨號,但大部分商場仍然堅定地站在了網店對立面,尤其是百貨店。王府井百貨、當代商城、新世界百貨、君太百貨等紛紛在“雙十一”之前啟動大型促銷,試圖將消費者的目光從網店拉回實體店。王府井百貨旗下30余家百貨商場聯(lián)手網上商城啟動了實體賣場、網上商城、手機APP三位一體的服務和促銷互動行動,消費者從8日起就可以享受“雙十一”促銷價格;國華商場的“雙十一”活動則從9日開始,購買黃金、鉑金戒指每克減20元,購買鉆石、翡翠、珠寶飾品8.8折。
消費者:偏向虎山行
“敢不敢曬下你們去年‘雙十一’的賬單!”一位網友曬出了自己2012年“雙十一”購買的寶貝截圖。她網購了19件商品,但這還只是一部分賬單。與此同時,她也細數(shù)了沖動購物帶來的后果:買的三頂帽子基本沒戴過;兩件半價衣服因為和描述不符,無法穿也不能退;還買了很多多余的手機外殼!百I完第二天我就想砍手,我到底是怎么想的。俊边@位網友至今回想起來,仍然對自己的狂購行為感到后悔和不可思議,并奉勸大家:“大家今年一定要穩(wěn)住!”但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盡管很多消費者都對商家的促銷游戲心知肚明,卻依然忍不住要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