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細明體更新包是微軟公司為Windows XP及Windows Server 2003的中文版用戶,可以使用表意文字補充平面的字符而制作的更新包。它將系統(tǒng)字體新細明體更新為Unicode 3.1的標準。由于補充平面上的字符使用了32位的編碼空間,所以更新只適用于Windows XP或以上的操作系統(tǒng)。
字數(shù)
更新包主要把原來的細明體和新細明體的字庫(MingLiU.ttc)更新成新版:隨Windows XP送來的應該是3.21版,而更新后的版本號碼將會是5.03。這些在安裝了TrueType字體延伸屬性插件之后就可以看得到。新版本除了原來Unicode在基礎平面的20,902個Unicode 2.0的基本字符以外,還包括有6582個屬于擴展A區(qū)的字符。此外,其他屬于擴展B區(qū)的字符,都另外放在一個叫MingLiUB.ttc的字,包含有42,711個漢字。兩個字庫合共為系統(tǒng)提供總數(shù)70,195個漢字字體。
[編輯]字體外觀
新細明體更新前后的比較
新細明體字體的外觀整個大改,許多以往錯誤的造字都有所修正。[例如“為”字應該是9筆的寫法(見圖),但舊版的細明體在某些文字大小時卻造成“爲”的字體,這個爪字頭的字在Unicode定義在不同的內(nèi)碼,故為錯誤造字。另外還有偏旁“示/礻”、“青/靑”不統(tǒng)一的問題。]修改后的文字符合Unicode標準,又符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的國字標準字體。然而可能因為不合印刷體設計原則或未針對屏幕顯示優(yōu)化,所以常有用戶認為修改后的字比較難看。
古籍中祇有爪字頭的“爲”而沒有“為”,“為”字常見于古代書法作品中(如《蘭亭集序》);另外“系”字在新細明體中的改變,第一筆的撇與第二筆的折沒有相連,亦令該字成為錯別字。
[編輯]輸入法
更新包亦同時把系統(tǒng)原來原始只能輸入 Unicode 2.0 漢字的傳統(tǒng)注音輸入法和傳統(tǒng)倉頡輸入法,擴充到支持輸入擴充A區(qū)的漢字。不過,由于兼容性的問題,要輸入擴充B區(qū)內(nèi)的漢字則必須使用新版的微軟新注音、及新倉頡輸入法 6.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