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多圖DWG的快速分圖工具!
通過DWG批量分圖工具可以快速的將“一檔多圖”的DWG拆分成相應張數(shù)的DWG圖紙確保與原圖內容、比例保持一致!
更新日志:
版本4.0.0.20131226_Release中的新功能*** 登錄更快捷;修正相關Bug
***版本2.1.1.20120409_Release中的新功能***
***更容易的使用***
直接使用!添加自動登錄(免費試用版無需反復登錄PYC用戶)
內置用戶手冊!詳細的操作說明
修復上一版本允許添加同一張圖紙的問題
***輕松獲取最新版本***
內置更新模塊!
AutoCAD的“一檔多圖”應用現(xiàn)象解析
AutoCAD對于每位從事設計工作的人士來說,都可以說是有史以來不可多得的應用軟件,自從1982年開始,DWG格式深得設計師的青睞,以及全世界最為廣泛的應用深度。
對于其歷史,此處省去1萬字......本文的焦點放在,一種在國內廣為流行的應用現(xiàn)象:
即,“一檔多圖”的DWG格式?梢院唵蔚膮⒖忌蠄D。曾經見過嗎?熟知嗎?如果你是一位CADer,都可以說出兩個字“略懂!”哈!這個范圍,也包括我自己,今天,只想將自己的理解與各位同行、朋友分享。
何謂“一檔多圖”呢?
本人給出的定義:一個DWG文件內,存在多張圖紙的圖素,且每張圖紙的圖素可能存在圖幅、比例的不同。
§ 起源解析
AutoCAD的使用習慣可以說是千姿百態(tài),而且,設計師所處行業(yè)的不同,所設計的圖紙規(guī)范、標準及設計工作流也是不同的。但對于設計本身而言,“自上而下”的設計思維可以說在一定范圍內是一致的。
例如:
機械設計:首先都會給出設備的設計總裝配圖(以下簡稱總圖),之后再細化組成總裝配圖紙的各個零件的細節(jié)(以下簡稱詳圖),慢慢完善后,一整套成型的針對某個設備的圖紙就設計完成了。(簡單敘述,不完善請諒解)
工程建筑設計:首先都會給出建筑物的總體外觀圖(以下簡稱總圖),之后再細化各個樓層、或廠房的平、立、剖等詳細圖紙。(以下簡稱詳圖)(簡單敘述,不完善請諒解)
那么,總圖與詳圖之間勢必會存在尺寸上、外形上的關聯(lián)。
到此為止,筆者認為產生“一檔多圖”應用現(xiàn)象第一個原因。
原因一、為了快速的將總圖與詳圖的關聯(lián)呈現(xiàn)在AutoCAD內,節(jié)省時間,降低錯誤,設計者們傾向于在同一模型空間,放置總圖與詳圖的圖素,通過復制/粘帖,即可將這種關聯(lián)的詳圖,亦或是總圖的細節(jié)圖素繪制出來。
再聊聊其他方面,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一檔多圖”的DWG文件內,都會有每張圖紙的圖框、標題欄等規(guī)劃圖紙范圍的典型圖素,同時,每個區(qū)域范圍內,設計者們會放大、縮小圖框及標題欄,來圈住放于相應圖紙的圖素。為了什么呢?
“一檔多圖”應用現(xiàn)象第二個原因。
原因二、為了節(jié)省耗材,即、快速拼圖批量打印。簡單的解釋一下,AutoCAD發(fā)展至今(已經到了2012版本),圖紙的拼圖批量打印功能是不具備的。如果設計者們使用繪圖儀打印圖紙(上紙耗材,為紙卷式的打印紙),在打印之前,需要將圖紙按照紙卷的寬度、長度,最大化的將圖紙打印出來,達到節(jié)省紙張的作用。(打印之后,在通過刀子將圖紙裁剪。)
好了,經過以上的描述,介紹了“一檔多圖”應用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當然相信,肯定會有更多的原因。歡迎瀏覽此文的朋友們踴躍補充。
§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即、在一個動力系統(tǒng)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一檔多圖”帶來的蝴蝶效應肯定存在。
1、對于圖紙管理系統(tǒng)的影響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提速,PDM、ERP等管理系統(tǒng)已經在各大企業(yè)中遍地開花。當需要管理這些“一檔多圖”特征的圖紙時,往往是無法順利處理的,需要人工將圖紙拆分出來,在上傳圖紙管理系統(tǒng),以達到圖紙信息的一一對應,及匯總。
2、對于圖紙交流層面的影響
設計圖紙,一定會有外發(fā)交流階段,當甲方想要看看你的設計成果時,作為設計者首先想到的是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好了,開始轉換PDF格式,這時候會發(fā)現(xiàn),開始費氣了,首先將甲方想要看的圖紙拆分出來,之后再利用一些手段將其轉換成PDF格式。
以上所述兩點,你不難發(fā)現(xiàn),整個階段處于設計工作流的后段,所以,對于圖紙信息的提取、統(tǒng)計、歸檔、及交流外發(fā),“一檔多圖”存在著一定的不利因素。
§ 解決不利蝴蝶效應的想法
總而言之,對于設計者來說,是暢通無阻的設計工具,最便捷的將自己的idea呈現(xiàn)出來,其次,對于企業(yè)來說,重視結果信息的提取、管理,怎樣準確、快速的將設計人員的成果保護好,利用好。
解決以上需求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善于利用一些已有工具,或根據(jù)自身特點開發(fā)出一些工具,來讓計算機處理人類要做的繁瑣的、重復的事件;蛘邔⒃O計引入3D方向(這個話題就更廣泛了),對于設計人士及企業(yè)是非常不錯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