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匯算清繳開始了,匯總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以下稱納稅年度)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這款由國家稅務總局主辦打造的app,功能主要支持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等納稅申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填報、收入納稅明細查詢等,安全可靠,計算公式以及為您放在下方,需要的伙伴們快來下載吧。
2021個稅年度匯算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已預繳稅額
年度匯算不涉及財產(chǎn)租賃等分類所得,以及納稅人按規(guī)定選擇不并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手機app說明
一、年度匯算的內(nèi)容
2021年度終了后,居民個人(以下稱納稅人)需要匯總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以下稱納稅年度)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后,適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并減去速算扣除數(shù)(稅率表見附件1),計算年度匯算最終應納稅額,再減去納稅年度已預繳稅額,得出應退或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申報并辦理退稅或補稅。
二、無需辦理年度匯算的情形
納稅人在納稅年度內(nèi)已依法預繳個人所得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無需辦理年度匯算:
(一)年度匯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
(二)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三)已預繳稅額與年度匯算應納稅額一致的;
(四)符合年度匯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三、需要辦理年度匯算的情形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需辦理年度匯算:
(一)已預繳稅額大于年度匯算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
(二)納稅年度內(nèi)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因適用所得項目錯誤或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履行扣繳義務,造成納稅年度內(nèi)少申報或者未申報綜合所得的,納稅人應當依法據(jù)實辦理年度匯算。
四、可享受的稅前扣除
下列在納稅年度內(nèi)發(fā)生的,且未申報扣除或未足額扣除的稅前扣除項目,納稅人可在年度匯算期間填報扣除或補充扣除:
(一)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符合條件的大病醫(yī)療支出;
(二)納稅人符合條件的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以及減除費用、專項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三)納稅人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
同時取得綜合所得和經(jīng)營所得的納稅人,可在綜合所得或經(jīng)營所得中申報減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復申報減除。
五、辦理時間
年度匯算辦理時間為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中國境內(nèi)無住所的納稅人在3月1日前離境的,可以在離境前辦理年度匯算。
個人所得稅手機app優(yōu)勢
- 一鍵計算:新版工資計算器,輸入稅前工資即可,快速全面。
- 個性設置:三險、五險自主選擇勾選,社保、公積金繳納比例自定義修改設置。
- 實時更新:社保、公積金、個人所得稅各項計算標準隨各地政策變化持續(xù)更新。
- 數(shù)據(jù)明晰:顯示個人和公司繳納社保、公積金的比例和金額,各項繳費一目了然。
- 精準計算:自動識別輸入工資,顯示社保、公積金繳納范圍的上限、下限標準,設定繳納基數(shù)。
個人所得稅手機app更新
1、關閉“確認下一年度專項附加扣除”相關功能入口。
2、優(yōu)化部分功能的用戶體驗。
中文名:個人所得稅
包名:cn.gov.tax.its
MD5值:edf2d942636020ec99a1dae53d457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