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ve Instruments Reaktor是一款專業(yè)的音頻合成軟件,這款軟件為音樂愛好者們提供了專業(yè)的音頻合成功能,它可以構(gòu)建自定義合成器,采樣器,效果和聲音設計工具,嘗試使用塊進行機架式模塊化修補,在用戶庫中發(fā)現(xiàn)70多種包含樂器和數(shù)千種聲音。
新版介紹:
這次升級一個最直接的改變就是界面風格,可能是現(xiàn)在都比較流行扁平化設計,于是乎NI也覺得應該跟風下,不過改完后個人覺得真心比之前的好多了,當然5.5之前的在現(xiàn)在看來確實太矬了;說到扁平化,有些DAW也開始走這路線,像Reason8、FL Studio12,不過它們都不是完全徹底地扁平化,畢竟要重新設計的東西太多了,你能想象Reason的Subtractor扁平化是個什么樣的嗎?說到這里,Ableton Live笑了,老子都扁平化了多少年了。!
那么到底變了什么?
請看下面這張圖(圖B)
圖B
很明顯6不再像5.9.2那樣緊湊的排列方式了,而是以列表方式排列,這樣的視覺布置對于長期適應5.9.2的用戶來講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和新的習慣過程,我不排除會有抱怨的聲音,但我相信這應該也是經(jīng)過認真考量才這樣設計的,很多人認為軟件開發(fā)應該從消費者方面進行思考,這點確實沒錯,但消費者有個很大的問題是,他們很容易以自身的需求出發(fā),而軟件開發(fā)者考慮的是整體,倘若消費者需要很多功能,軟件開發(fā)者就加入消費者需求的功能,那么結(jié)果就是這個軟件的維護性就會變得越來越差,軟件的主導方向也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所以個人認為抱怨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選擇軟件的主導權(quán)在于每個消費者手里,你可以選擇最適合你的軟件,倘若你熱衷此軟件,那么你就只能熱愛般地適應它。
其實Reaktor6這次升級主打的方向是Blocks,聽到“Blocks”這詞讓我想到了Reason的Block功能,當然這兩者一點掛鉤都沒有,那么究竟什么是Blocks?
請看下面這張圖。(圖C)
圖C
首先看到Blocks,真心會讓我有種欣喜的表情,欣喜過后,我便想這又是個什么全新的功能,不會是Reaktor6一種全新的模塊吧?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認真琢磨了Blocks,結(jié)果讓我大失所望,原來Blocks就是Instrument。
一開始我不明白為什么Reaktor6要搞這個Blocks,因為它本質(zhì)就是Instrument,不一定要在6才來提倡這樣的做法,應該在6之前就可以提倡這樣的做法了;后來我想了想,它這個Blocks確實是很迎合它現(xiàn)在的設計,首先我很高興看到了Reaktor一直以來很困擾用戶操作的連線已經(jīng)經(jīng)過重新設計了,也就是說它現(xiàn)在不是那種粗劣的帶有鋸齒的線條,而是那種平滑且能小幅度彎曲的線條,這點設計確實很得心,我相信很多老用戶對這一改動應該會淚盈滿眶;當然有了這點還不足以構(gòu)成Blocks的動機,也就是說模塊傳達的信息要夠直觀,不夠直觀的模塊會讓用戶摸不著北,那么究竟這次Reaktor在模塊顯示上下了什么樣的功夫呢?
以前我們在創(chuàng)建Instrument或者Macro,為了更好地去知道自己創(chuàng)建的模塊的一些屬性,我們需要重新命名好每個輸入端和輸出端的名稱,而命名的名稱就是直接表達該模塊的某個屬性,比如拿Instrument來說,我們想創(chuàng)建個簡單的合成器,我們給它自定義了一些屬性,像可選波形的Waveform屬性,還有Pitch和Gate屬性,模塊結(jié)果顯示如下(圖D):
圖D
對于上面創(chuàng)建的Instrument,屬性不是直觀,可以看到一旦屬性的名稱過長的話,它僅能顯示的只是一小部分,如果這個Instrument僅僅只是對于個人來使用的話,由于熟悉自己的搭建,自然明白那些屬性的意思,倘若這個Instrument是要分享給別人用的話,那么可能別的使用者不知道你這些屬性是什么意思,或者需要打開提示功能,顯然這對于Blocks要表達的意思不相符合,于是乎Reaktor6這次干脆就來點不同的,提供了模塊兩種顯示的方式,一種是Compact,一種是Flexible。(圖E)
圖E
Compact是緊湊型的顯示,而Flexible是靈活型的顯示,默認情況下是Compact,為了更好地顯示屬性,必須選擇Flexible顯示模式。(圖F)
圖F
有了改良后的連線和模塊顯示,Blocks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只是在分享你的Blocks之前,你最好做張圖,就像預制的那些Blocks一樣,一眼就能區(qū)分Blocks的類型,好比我這里比較簡單地制作。(圖G)
圖G
功能特色:
介紹塊
Blocks是一個新框架,它將REAKTOR 6變成了功能齊全的機架式模塊化合成器。 REAKTOR 6隨附30多個塊,包括振蕩器,濾波器,效果器,調(diào)制器和音序器。這些塊中包括著名的NI合成器(例如ROUNDS和MONARK)的組件,這些都是開始制作精致的模塊化合成器補丁所需的。
建立聯(lián)系
REAKTOR 6可為任何設置提供廣泛的連接性。 MIDI,OSC和CV / Gate連接使您可以連接硬件模塊化系統(tǒng),獨立硬件,其他軟件樂器和移動設備。從簡單的硬件/軟件設置到精致的自定義性能系統(tǒng),REAKTOR 6都是您實現(xiàn)創(chuàng)意的中心。
無與倫比的音質(zhì)
REAKTOR的商標音質(zhì)無誤。從抗混疊振蕩器和ZDF(零延遲反饋)濾波器到顆粒綜合引擎,一組領(lǐng)先的開發(fā)人員使用最優(yōu)雅的算法從核心層構(gòu)建REAKTOR的每個組件。他們對DSP卓越的不懈追求使該聲音工具包始終處于同類產(chǎn)品之首。內(nèi)部的所有內(nèi)容都經(jīng)過組織,可以立即在REAKTOR的宏庫中使用,以進行快速,創(chuàng)造性的構(gòu)建會話。
適用于所有級別的聲音制造商
新手可以快速開始使用70多種REAKTOR Factory樂器進行演奏,每種樂器都預置有預設,可以幫助您入門。或下載REAKTOR用戶社區(qū)創(chuàng)建的4,000多種免費樂器之一。一旦REAKTOR環(huán)境變得熟悉起來,使用Blocks進行修補就可以開啟一個動態(tài)的聲音實驗世界。